四季养生知识之冬季养生

741浏览量 2023-12-12 发布时间:2023-12-12 15:30:25


四季养生知识之冬季养生

从冬天开始到春天开始的这段时间叫做冬天。《四时调神大论》中说“三月之冬,谓闭藏,死于水冰,不扰太阳,早卧晚起,待太阳,使志下藏,若有私心,若已有,去寒去暖,不脱皮,使人极怒。这应该是冬气,藏之道。逆之,则伤肾;反了,春天就麻痹了,伺候你的人就少了。”。

冬天常指农历的十月、十一月、十二月。这个季节,冷水结冰,地表龟裂,似乎生机勃勃。这个时候,人们千万不要打扰阳的收藏,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应该遵守这个原则。早上,我们随着太阳的升起而起床。什么都不要担心。保暖是第一位的。穿衣吃饭洗澡睡觉都要讲究方式方法。更形象的说,我们会像冬天的种子,积蓄足够的能量,等待破土而出的那一天。

1.4.1冬季人体和气候特征
冬天分为六个节气:立冬、小雪、大雪、冬至、小寒、严寒。立冬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,当太阳到达225经度时开始。随着立冬这个节气的到来,阳气隐去,阴气盛极,草木凋零,虫豸躲藏,一切活动趋于停止,进入冬眠。立冬后,气候逐渐变冷,人体各器官系统的保护作用逐渐减弱,肌肉、肌腱、韧带的弹性和伸展性下降。同时,由于空气湿度低,人们的身体僵硬,难以伸展。人体新陈代谢处于相对缓慢的水平,冬季低温环境容易诱发冠心病、高血压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、关节炎等。

小雪,表示降雪的时间和程度。雪是寒冷天气的产物。“十月,初冬的小雪升起,为自己而战”。此时积寒不深但雪不大,故名小雪。入冬后天气寒冷,很多人容易冻伤。冻伤常发生在手、脚、耳朵等部位,一般只有红肿疼痛的症状。它可能会导致严重的水泡,甚至溃疡。冬季北风凛冽,草木枯萎,阳藏阴盛,人体阴阳代谢处于相对缓慢的水平。受冷空气影响,冬天会出现一些情绪低落、昏昏沉沉等现象。

节气往往在12月7日前后到来,强冷空气前锋与冷暖空气交汇的地区会出现大雪甚至暴雪。《二十四节气》中有一句话叫“十一月七日,最大的来了,雪就来了”。大雪过后,往往会有大量的降水,而且雪下得大,降雪范围广。大雪过后,北方气温普遍降至0℃以下,寒气袭人,进入隆冬。冬季天气寒冷时,血管和神经受到刺激,交感神经兴奋,血管收缩,从而增加血液流动的阻力。经过一夜的睡眠,体内水分减少,血液黏稠度增加,血压升高。冬季寒冷的天气影响人体的内分泌系统,使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,从而促进和加速蛋白质、脂肪和糖的分解,增加人体的御寒能力,从而造成人体热量散失过多。

冬至,太阳直射北回归线。北半球白天最短,黑夜最长,寒冷的日子从冬至开始。当阴极到达时,阳气开始诞生。当太阳很短,而太阳的影子很长的时候,称为冬至。冬至期间,西北高原平均气温一般在0℃以下,南方只有6-8℃。冬至,生命活动开始由盛转衰,由动转静。当这个节气气温突然下降时,如果身体不能适应这种变化,就会感到寒邪而生病。寒为阴邪,易伤人体之阳。寒冷可刺激交感神经兴奋,导致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失衡,使小动脉收缩,外周血管阻力增加。同时血液黏稠度增加,凝血时间缩短,血流速度变慢,容易引起血瘀或血管梗塞,从而诱发中风、心绞痛、心肌梗塞等危重疾病。

小寒是全年二十四节气中较冷的节气。中医认为,寒凝导致寒缩,所以这段时间是关节痛、颈椎病、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。此时除了预防上述疾病外,还要注意预防四低,一防低血压,二防低血糖,三防低体温,四防低通气(放气)。寒冷的天气容易伤害人体的阳气。寒邪侵入人体后,体内经络告急,气血运行不畅,肌肉关节失去了阳气的温煦和血液的滋养,肌肉关节总会出现疼痛和麻痹,也就是中医所谓的不通则痛,失节则痛。随着小节气天气越来越干燥寒冷,人体的热能消耗会明显增加,所以人们对高热量食物的需求也增加了。人体会多吃富含糖分和蛋白质的食物,增加热能,储备能量抵御严寒的袭击,增强身体抵抗力,增强体质。

大寒在公历1月下旬,一年中最冷的时刻已经到来。经常有寒潮和大风天气。人体皮脂腺分泌的脂肪熔点在30℃左右。在寒冷的季节,皮肤脂肪几乎凝结成固态,更难排出。所以冬天皮肤特别干。阴杨琪和脏腑气血下降,寒潮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。大风降温天气容易导致感冒、气管炎、冠心病、肺心病、哮喘、心肌梗塞、心绞痛、偏头痛等疾病。

1.4.2 冬季养生原则
1.4.2.1的寒冬与防寒邪
冬季天气寒冷,容易诱发慢性病复发或加重,要注意保暖,备好急救药品。值得一提的是,此时的南方,四季更替,昼夜温差变化很大。是中风易发的季节。高血压、高血脂、糖尿病等中风高危人群,以及已从中风中康复的人群,要时刻警惕中风。同时也要注意耐寒锻炼,提高御寒抗病能力,预防呼吸道疾病的发生。

冬至过后,气温相对较低,天气寒冷,尤其是北方夜晚,大多在0℃以下。所以白天要及时添加衣服。裤子要保暖柔软,不能穿得太紧,以利于血液循环。晚上多盖被子,不要开窗睡觉。适当的御寒运动要在平时进行,比如平时用冷水洗脸,提高身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和抗寒能力。可以尝试在室内进行脸、手、脚的冷水浴,增加身体的抗寒能力。外出时穿厚外套,戴口罩、帽子、围巾。

1.4.2.2需要在冬天提升西藏。
冬季是天气寒冷,元气被藏的季节,人体的阳气随着大自然的改造而被藏起来。所以冬季养生要顺应自然的隐居规律,以阴阳为根本。在精神疗养中,要控制情绪活动,保持精神和情绪的平和。

冬季人体新陈代谢处于相对缓慢的时期,所以冬季养生重在“躲”。“藏”的意思是人要保持精神的宁静,学会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,用适当的方式发泄自己的不良情绪,保持内心的平静。

1.4.2.3冬季应补肾。
立冬后,天气逐渐转凉,“寒为阴邪,易伤阳”。因为人体阳气根源于肾,寒邪最容易严重伤害肾阳。可见,要想在寒冷的冬天御寒,首先要养肾。肾阴虚者,宜用海参、枸杞子、甲鱼、银耳滋补,或可服用白质地黄口服液。肾阳虚者应多吃羊肉、鹿茸、补骨脂、肉苁蓉、肉桂等。,还是参芪丸。阴阳两虚者宜用补肾益气胶囊。

冬季养生的基本原理是“藏”,而“肾主蛰,是藏之根本”。因为阳气受阻后人体的新陈代谢相对缓慢,要靠生命的原动力——肾来发挥作用,以保证生命活动能适应自然界的变化。“万物藏,肾气水旺”。如果肾功能正常,可以调节身体适应严冬的气候变化。所以冬天补肾最及时。

中医认为,肾主前后阴,肾藏精填脑。一定程度的恐慌可以保护人体。因为当人体处于戒备状态时,可以避免一些危险和对身体的伤害。然而,过度的恐惧会伤害肾气,使其下沉。尿失禁在儿童中很常见。如果成人没有明显的肾虚症状,出现遗精、遗精等肾虚症状,多与恐惧等因素有关。冬天主要是为了藏神。在寒冷的冬季,阳气藏而不露,人体阴阳代谢处于相对缓慢的水平。它还决定冬季养生侧重于隐藏。也就是人在冬天要保持精神安静,尽量控制自己的精神活动。中医认为,寒邪损伤肾阳,肾阳容易受伤,容易引起腰膝冷痛、易受寒、尿频、阳痿遗精等。肾阳不足也损害肾阴,肾阴不足导致咽喉口干、头晕耳鸣。

肾经是与人体脏腑器官联系最紧密的一条经络。肾是先天的,是人体健康最基本的保障。肾的精气是否充足,与人体的健康、疾病、衰老、容颜都有着密切的关系。肾在一时进入藏精阶段,肾经在一时最为旺盛。这个时候不适合做太多运动,也不适合大量喝水。对于肾功能有问题的人来说,此时按摩肾经的穴位效果最为明显。

1.4.3冬季饮食保健处方
冬季食补以温补、补阳养阴为主。天气越来越冷了。天气寒冷时,选择一些温补的食物来调节日常饮食,以达到强身健体、御寒保暖的目的。可以选择羊肉、牛肉、鸡肉、虾、桂圆、红枣等。这些食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,产生的热量较多,对体虚怕冷、阳气不足者尤为有益。

元代胡思慧指出冬季寒冷,主张热食,赐温补阳气之食。但同时也要以护阴抑阳为原则。为了保守阴阳秘密,防止上火,冬季宜吃鸭、鹅、莲藕、黑木耳等护阴之品,尤其是一些体弱多病、气虚的中老年人,以平衡阴阳。另外,每天要补充水果,多吃柚子、苹果等水果,对冬天抵御干燥有好处。

冬季是进补的季节,过多食用油腻的食物往往会导致上火、长痘、烦躁、便秘,从而导致流感的内环境。辛辣食物会加重内热,一不注意就能感受到外面的寒冷。所以要合理膳食,多吃蔬菜水果,如大白菜、萝卜、苹果等。还可以用食疗,比如每天喝梨水,可以预防天气干燥引起的口干咽燥,有润肺止咳的作用。

冬季饮食摄入相对增加,但活动相对减少,暴饮暴食容易导致血液循环不畅。所以晚餐要适当控制,饭后适当运动。如果有腹胀,可以按摩腹部,促进肠胃蠕动,加速食物的消化吸收,避免长时间食物堆积和便秘。

冬天天气寒冷,要吃一些滋阴潜阳的高热量饭菜,多吃新鲜蔬菜和豆制品,避免维生素缺乏。冬天西北地区天气寒冷,可以弥补产品的炎热。但在江南地区,进补应以清、养、温为主。

冬天要吃板栗、花生、黑木耳。初冬时,心肺虚弱,肾气旺盛,饮食宜减痛养肾。此时宜少食寒凉或热性食物,适合滋补温补的食物,如鸡、鸭、鱼、芝麻等。,同时应配以滋润生津的水果,如梨、冬枣、橙子等。

最后一个节气,冬天的大寒,就交给后来的立春了,饮食也要考虑到季节的变化,以吃温热的食物为主,比如鸡肉、羊肉、牛肉等。其次,可以选择一些进补的食物,如莲子、芡实、薏米、红小豆、红枣、银耳等。也可以多吃蔬菜,如胡萝卜、油菜、菠菜等。寒冷的季节也是感冒等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,多吃温补、散风寒的食物,可以预防风寒的侵袭。